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苏宏表示,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京港洽谈会上,科技创新以及政府管理方面的合作明显增多。针对群众代表李临川反映的“干部下基层有点少”的问题,夷陵区出台明确规定,要求机关干部全年走访农户不低于120户,单位主要负责人全年走访农户不少于150户,区直单位每季度组织机关干部到村服务群众1次。
意见稿规定,寄养家庭或其成员有歧视、虐待寄养儿童行为的以及寄养家庭借机对外募款敛财的,儿童福利机构应当解除寄养关系。经过调整后,国民党副主席团队,包括现任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永权、台立法机构副皇朝娱乐洪秀柱、嘉义市市长黄敏惠、朱立伦、胡志强、郝龙斌,国民党决策核心不仅兼顾行政、立法,同时也兼具性别平衡,并有北、中、南区域平衡等特色,党内人士普遍认为团队具完整性与代表性。
韩长赋在6日召开的农业部抗旱专题会议上说,在着力抓好抗旱工作的同时,要重点关注以下四方面问题:一是关注重点旱区秋墒和冬小麦播种,要精心组织,提前安排,保证秋冬种的顺利进行;二是关注旱区种植成本上升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,加强市场监测,及时给予扶持;三是关注畜牧业越冬饲草,加大作物秸秆收储力度;四是关注北方粳稻、南方晚稻、黑龙江北部玉米等作物促早熟问题,促进正常生长发育,确保安全成熟。
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大大和泰国总理巴育12月19日宣布重启“大米换高铁”合作项目,颇受关注。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《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》和《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》的签署。 谓之重启,是这一项目曾经差点“黄掉”。自泰国英拉政府启动此项目,到如今巴育政府重启,历时已超过一年。“大米换高铁”项目一波三折,个中原因,乃是泰国的政治因素所致。“大米换高铁”遇挫之时,也曾引来许多猜测。现在看来,这些猜测均属无端。 值得注意的是,中泰两国商定,在原本合作的基础上实现“升级”。在19日签署的备忘录中,拟修建铁路的距离从去年商定的300公里增加到800公里,且全部采用中国装备、中国标准。这个项目的合作走过了幽暗峡谷,可谓中泰两国的一件喜事。从项目合作的意义来看,这件事情,必然是双方共赢之举。 所谓共赢,即是合作双方皆有所得。泰国铁路基础设施陈旧,需要修建。中国高铁技术的引进,是在原先基础上的加速度进步。在引进铁路装备和技术的同时,输出泰国的农产品,这有助于两国之间的贸易平衡,对于开拓泰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不无裨益。 此前泰国曾有明确的铁路修建计划,即是在2022年前完成4条高速铁路的建设,总长度1800公里左右。这个计划对于泰国来说,也算是一个“雄心勃勃”的规划了。在英拉政府下台之时,许多舆论非常不看好被迫暂停的“大米换高铁”项目,认为只有英拉所在的为泰党重新执政,才有“翻盘”的可能。 现在的事实说明,此前许多人判断失误。这个项目能否重启,与谁在台上固然有关系,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,关键还在于项目是否有利于泰国国家利益。此次中泰两国总理将此事谈妥,其间确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努力,但总体来看,这个项目为泰国所需,重启自是顺理成章。 对于中国而言,中国高铁输入泰国,既是高铁本身的“走出去”,也可以带来相关基础设施与劳务的合作。高铁技术的输出,不只是技术本身,会有相关的一系列合作出现。这种合作,于中国具有价值。另外,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,在地缘政治层面,也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。 撇开其他的种种意义,单从高铁出口本身来看,“大米换高铁”亦具符号意味。回顾梳理李大大总理过去一两年里的出访,他曾多次提及高铁二字。近几年中国高铁飞速发展,已经实现了从赶超到引领的华丽转身。从中英、中俄到中泰等国家之间的高铁合作,充分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国高铁技术的认可。 中国的高铁技术,是经历了模仿、消化阶段后勇于创新的一个范例。从设备出口到系统标准输出,中国高铁形成了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。许多国家欢迎中国高铁,包括中泰“大米换高铁”合作项目在遇挫之后重启,正是看中了中国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与性价比。 海外高铁市场庞大,这是事实。中国高铁需要在海外市场长袖善舞,也是现实任务。但是有商机在,也并不意味着中国高铁就一定能够把握商机,其中的许多困难与挫折要有预估。国际市场的背后,存在着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。这一点,在“大米换高铁”项目上亦有呈现。就此而言,高铁要“走出去”,且走得好,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。 (汪晓波)
责任编辑:李易峰
值班主任:朴勇河马尔塔阿格里希
总值班:动力火车
责任编辑:陈艾湄